法治视点网

首页 > 滨州 > 基层风采

滨州阳信县河流镇: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绘就“心安村居”新图景

作者: 来源:法治视点 日期:2025-07-10 点击数: 

  民主与法制网讯(□张霞 通讯员杜清轩)在滨州阳信县河流镇王大村,一场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的乡村变革正深刻重塑这个传统村落。依托省级和美乡村创建,该村以智慧乡村建设为突破口,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、治理有效、村民受益的振兴路、心安路。

  数字神经,守护乡土安全网

1.jpg

  走进王大村,广场上的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村庄“生命体征”。100多个物联感知设备编织成全天候守护网:高空瞭望摄像头严密防控火情,一旦红色预警触发,应急预案自动启动,村两委成员手机同步告警。村内30余个监控探头实现全域覆盖,显著提升治安水平与应急能力。针对池塘溺水隐患,AI视频分析构筑“电子围栏”,儿童靠近立即触发声光警告与平台报警,安全防线前移至危险源头。

  智慧关怀,精准服务暖民心

2.jpg

  数字化治理更体现在细微之处的温情。72岁的王付海老人腕上的智能手环,实时将血氧等健康数据传至子女手机。“比人还细心”,老人这样评价。村支书王洪兴的手机里,存有百余位特殊村民的电子档案,从慢性病用药到技术培训需求,大数据让服务精准入户。全村275户安装烟感报警器,健康数据与异常告警通过手机APP直达家人,打通健康管理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云端治理,效率变革破难题

3.jpg

  村委会的电子地图将宅基地、耕地、设施精准标注,轻点屏幕即可调取任一监控画面。无人机巡查配合平台数据,使拆违等工作精准高效,告别“跑断腿”的旧模式。去年建成的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整合全村601户,村民微信小程序“随手拍”上报问题,紧急事件5分钟响应。垃圾满溢自动告警,村容维护更及时。“人防+数字化”联防模式,整合网格队伍与智能设备,筑起村民共治的安全防线。

  积分引领,和美家园齐共建

4.jpg

  智能垃圾桶融入AI算法,美丽庭院创建则借力积分管理系统激发参与热情。李秀兰家庭院挂上“示范户”铭牌,成为邻里学习样板。党建深度融入数字平台,党员量化积分办法激励先锋作用,设置“共富工厂”模块,整合党员、土地与劳动力数据。支委领办合作社招商引资,利裕泰农牧科技项目以土地入股,年分红超10万元;劳务公司吸纳20名村民,人均年增收5万元。2024年,王大村党支部获评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。暮色中,智慧大屏荧光与农家灯火交相辉映。站在数字乡村建设新起点,王大村正筹划探索数字身份认证等智能村居新实践。正如村民王卫所言:“我们既要留住乡愁,更要创造未来。”当无人机掠过千亩梨园,这个鲁北村庄用数字文明与农耕传统的深度融合,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写下了生动注脚。

 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