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劳店镇街头,民政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正将一沓彩色宣传单,逐一送到集市摊位、村头便利店、学校门口——这不是普通的宣传页,而是专为困境儿童家庭定制的《关爱帮扶指南》,封面印着卡通笑脸,内里满是实打实的帮扶干货。
宣传单页上,困境儿童生活补贴、学业资助、心理关爱、医疗救助等核心政策一目了然。申请条件用加粗字体标注,办理流程配了简易流程图,联系电话、办公地址单独列在侧边栏,连“所需材料清单”都按序号清晰罗列。工作人员走到哪里,就把宣传单送到哪里,夹在村卫生室的诊疗本里,放在超市的收银台旁,递到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手中,确保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都能看得见、摸得着。


为了让政策不“悬在空中”,工作人员还会针对宣传单上的重点内容,用通俗的语言简要说明,告诉村民“单亲家庭孩子可申请生活补贴”,提醒监护人“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可免费预约”,让一张薄薄的宣传单,变成政策与群众之间的“沟通纽带”。

没有复杂的宣讲,没有繁琐的流程,一张小小的宣传单,承载着劳店民政对困境儿童的牵挂。它把“看不见的政策”变成“拿在手里的指南”,让帮扶信息触手可及,也让每一个困境儿童家庭知道,温暖从未缺席,关爱就在身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