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正值秋粮归仓的重要时节,但因前期连续阴雨天气带来的严峻挑战,大量已收获的玉米因无法及时晾晒,面临受潮、霉变的风险,这不仅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品质,更威胁到当地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成果与经济收益。

面对这一紧迫问题,车王镇积极发挥指导作用,迅速推广了一项成本低廉且操作简便的应急储存技术——玉米堆通风管法。该方法的核心在于,在集中堆放玉米棒的区域或临时储存的玉米屯中,插入各式各样的管子,如PVC管、竹管等,人为构建起通风道。

“可别小看这几根管子,作用大着呢。”一位正在忙碌的农户介绍道,“玉米堆在一起,里面又热又潮,很容易就长毛发芽了。自从听了指导插上这些管子,感觉热气能散出去了,玉米摸起来也干爽了不少。”
这看似简单的举措,其原理在于有效促进了玉米堆内部的空气循环流动。原本积聚的热量和湿气得以散发,从而显著降低了堆内温度和湿度,从根本上延缓了霉菌滋生和籽粒发芽的进程,为玉米在不利天气下的短期安全储存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
采用通风措施后,玉米霉变与发芽现象得到了极大遏制,玉米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。此前因可能变质而不得不低价处理甚至被浪费的玉米,如今得以按照正常市场价格销售,切实保障了农户的经济收入。
此项“小智慧”的应用,以极低的成本和易于掌握的操作性,成功化解了阴雨天气下玉米储存的大难题。它不仅是对传统储存方式的有效补充,更在关键时刻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,为打赢“三秋生产”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!